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攫取南海油气资源,加剧南海紧张局势
崔发展:《论儒学复兴运动说》,《当代儒学》第2辑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:黄玉顺提出了‘儒学复兴运动说,其意就是要对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、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思想趋向给出一种概括性的标识。
葛屦本是夏天穿的,如今这些穷工人到了下霜下雪的时候,也还穿着葛屦。怪不得那些慈悲的诗不人忍不过要痛骂了。
再看《论语》上说的公叔文子和他的家臣大夫 同升诸公。我们读《小雅》的《节南山》、《正月》、《十月之交》、《雨无正》几篇诗,也可以想见了。(《小雅·正月》) 这诗说即使人都变做鱼,也没有乐趣的。大夫不均,我从事独贤。所以时势生思潮,思潮又生时势,时势又生新思潮。
哀我征夫,独为匪民?(《小雅·何草不黄》)032 中谷有蓷,暵其湿矣。岂其食鱼,必河之鲂?岂其取妻,必齐之姜?岂其食鱼,必诃之鲤?岂其娶妻,必宋之子?(《衡门》)第四,纵欲自恣派。近代欧西稍知此学,译者如林,英、法、德等文字皆有。
遂就诸本斟酌,写成一定本,而亦未必定。然帛本一字之殊,固宜珍若璆琳者也。韩非而后,著名者无虑数十百家。其见于汉志者,如邻氏、徐氏、傅氏等之书早佚。
而为博士论文者,又指不胜屈。而自来口义、语录、讲章之类,一发议论,策锋便起,徒快语言,羌无实义。
凡此皆有专家为之著录,书目稍裒然矣。梵澄学殖浅薄,自愧读书不多。建国以来,地不爱实,鼎彝碑版,时出于山椒水涘。无所发挥,盖非论老子哲学也
无所发挥,盖非论老子哲学也。时值艰虞,遭家多难,自放于域外者,三十余年。尝以谓俗儒诂经,道士宣教,多说废话。尤以倡儒、释、道三教合一者,挦扯牵合,遂成同善社之谈。
韩非而后,著名者无虑数十百家。既已有编印本发行矣,取以比勘通行诸本,见编次不同,字多通假,而大体无异。
疑难处释之,其原自明白无需解释者,略之。一九七三年,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老子帛书二种,尤为可贵,一篆一隶,皆西汉初年钞本,可谓学术史上之一大事,与汲冢竹书及孔壁古文之重要相若。
以一九七九年归国,闻老子有帛书本,亟求得而读之,以惊以喜。音义多本之尔雅、诗序、说文等,以古字义解古文义,亦时有涣然冰释,怡然理顺者。未肯全袭旧说,间亦稍出新裁,根据不丰,祇名臆解。而为博士论文者,又指不胜屈。要之,求以至简洁浅显之文字,解明书中之义理,恰如其分,适可而止。多历代学人梦想而未之见者。
文字既有拣择,句读稍异寻常,义理遂可批判。虽然,亦非造次而为之者。
析理参以周易及先秦古说,不废庄子。梵澄学殖浅薄,自愧读书不多。
凡此皆心所不以为然者,不敢效也。隶事,多取春秋传,间有取后世者,皆历史大事。
在昔名注疏之仍多疵 者,未有此西汉初元本故也,惜夫。建国以来,地不爱实,鼎彝碑版,时出于山椒水涘。而自来口义、语录、讲章之类,一发议论,策锋便起,徒快语言,羌无实义。然帛本一字之殊,固宜珍若璆琳者也。
乙丑人日 徐梵澄序于北京 进入 徐梵澄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老子臆解 。凡此皆有专家为之著录,书目稍裒然矣。
近代欧西稍知此学,译者如林,英、法、德等文字皆有。老子一书,自古为之注解者多矣。
至今存之河上公、王弼等数家注解,乃学人所熟知。偶见颇同西洋哲学者,标出之,意在点染以时代精神。
其见于汉志者,如邻氏、徐氏、傅氏等之书早佚。遂就诸本斟酌,写成一定本,而亦未必定。越数年,以为说原文应是如此如彼,盖有其由,亦当说明之,遂就全部老子哲学为之解臣、子、妻既认定身非己有,则势必会反复出现以上种种血腥、野蛮的愚德行为。
这种人为制造说对于否定三纲的神圣、否定其合道义性,虽然产生了重要影响,但显然是非科学的,在理论上是肤浅的。下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。
封建礼教何以会有如此巨大的管控、震慑力?这是因为被神圣化、绝对化的三纲、三德一旦深入人的心髓,化为内心的信念,则身为臣、子、妻者势必会认为自己为君、父、夫而生,自己的最高价值即在为君、父、夫牺牲,而忘掉进而牺牲自身的价值。从文字表述来看,云礼教、理学吃人、杀人,确会使人有故作惊人之语之感,但若深入了解历史,就会理解戴震的以理杀人说、鲁迅等的礼教吃人说不为无因,而是对发展到极端的封建旧礼教的负面影响的深刻揭示。
在此之前,谭嗣同、康有为等人为了否定三纲是天理、良知,他们认为三纲乃是君主为了钳制天下而创造的钳制之器。而最甚者竟至自杀殉亲。